筼筜湖
筼筜湖位于厦门市思明区西南部,原为与大海相通的天然港湾“筼筜港”,因古时沿岸遍植挺拔的筼筜竹而得名。20世纪70年代因围海造地,筑堤形成面积约1.6平方公里的城市内湖,但随工业污水与生活废水大量排入,至80年代演变为黑臭水体,鱼虾绝迹、蚊蝇滋生。
治理历程与成效
1988年,厦门市确立“依法治湖、截污处理、清淤筑岸、搞活水体、美化环境”的20字治理方针,通过五期综合整治(1984-2023年),实现水质显著改善:建成污水处理厂、西堤闸门等设施,恢复纳排潮机制(涨潮引海水入湖、退潮排污),激活水体循环;
清淤超300万立方米,截流污水超70%,引入红树林等生态修复手段,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(现有游泳生物63种、鸟类95种);
1994年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“海洋污染治理示范项目”,2021年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典型案例。
生态与人文现状
生态功能:纳排潮过程吸引白鹭等鸟类觅食,形成“白鹭翩跹”景观;冬春季节浒苔等绿藻自然生长,反映水质改善;城市名片:湖岸设有步道、观景台,年接待游客超百万,成为市民休闲与生态教育核心区;
现存挑战:偶见生活垃圾漂浮,需持续强化环保意识与监管。
文化意义
筼筜湖承载厦门“城在海上、海在城中”的独特风貌,其治理历程被视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早期实践范本,亦是中国向国际展示海洋污染治理经验的重要窗口。
以上就是关于 筼筜湖 文章的全部内容,如果您有关于培训方面的需求或建议,欢迎拨打本基地电话联系我们!
声明: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,无从考证来源,仅用于公益传播,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,谢谢!本文链接:http://www.xmhspx.com/zu/xm/51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