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红色教育培训基地(厦门红培教育科技研究院)
林绍良故居,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16—1号,原是一座建于清代的三间排平屋。1951年,林绍良三昆仲从印尼汇款回来托妹夫章如珍改建成二层楼房,为硬山顶砖木结构,面宽五间,进深
2福清下和洋古厝群,位于福清市江镜镇南宵村下和洋自然村,包括高仁德故居、下和洋学堂、高由禧故居等侨厝和传统古民居。 2020年,福建省首个农村古厝合作社在此成立,活化
尤溪县半山村地处梅仙镇南部,距县城约10公里,因村落紧邻四座仅有一半归属的半山而得名‌。该村曾因环境脏乱、经济薄弱被称为“贫困村”“赌博村&r
泰宁红军街,这条蜿蜒于福建闽西北的千米古巷,既是明清商贸繁荣的见证者,更是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浴血奋战的“活档案”。青石板路串联起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,斑驳
沙县俞邦村,这座藏于闽中山水间的古朴村落,既是闻名全国的“沙县小吃发源地”,更是一座镌刻着红色基因的精神丰碑。青石板路串联起飘香的扁肉摊与斑驳的红军
常口村背靠的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保存着东南沿海最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。沿青石板古道穿行,可见千年红豆杉群与瀑布群相映成趣,白鹇、猕猴等珍稀动物时现林间。
厦门锄山乡村党校立足革命老区,以“红色教育+乡村振兴”为双核驱动,打造沉浸式党性教育实践基地。本文从办学理念、特色课程、实践场景、社会价值等维度,解析其如何通过田间课堂、红色家书、生态实践等创新形式,激活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。
长按微信号CR15307966019 拷贝微信中粘贴添加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