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厦门红色教育培训基地(厦门红培教育科技研究院),我基地依托福建各党校、高校、知名企业等教学资源,对外开展红色教育培训。
400-8656256 / 13559230798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红色文化 > 福建人物

南洋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!一生奉献,创办厦门大学,支援抗战

一、南洋崛起:从抵债到橡胶大王

        1874 年,陈嘉庚出生于福建集美。17 岁赴新加坡继承父业,却在守孝期间遭遇家族企业破产。面对父亲遗留的数十万债务,他秉持 "父债子偿" 的中华传统,以 7000 叻币创办新利川罐头厂。凭借菠萝罐头的欧洲市场开拓,仅三个月便获利丰厚。1910 年代,他敏锐捕捉橡胶产业机遇,一战期间迎来事业爆发。至 20 年代中期,其商业帝国涵盖橡胶种植、罐头、肥皂等十余个领域,雇员超 3 万人,总资产达 1500 万叻币,被誉为 "橡胶大王"。

二、教育救国:倾资兴学的世纪壮举

        陈嘉庚始终秉持 "教育为立国之本" 的理念。1894 年首次捐款 2000 银元兴办私塾,开启教育公益之路。1913 年起,他在集美陆续创办小学、中学、师范、水产、航海等 13 所院校,形成规模宏大的集美学村。1921 年斥资 400 万创办厦门大学,聘请林语堂、鲁迅等名师任教。即便在 1934 年企业破产时,仍坚持变卖资产维持办学,甚至拒绝外国银行 "停办教育换贷款" 的条件。至 1937 年,他无条件将厦门大学移交国家,累计办学投入占个人财富 90% 以上。青年陈嘉庚

三、抗战先锋:南侨总会的中流砥柱

        卢沟桥事变后,陈嘉庚发起成立 "南侨总会",号召 800 万南洋华侨捐款 1.4 亿支援抗战。他亲自组织 3200 名南侨机工回国服务,在滇缅公路运送 50 万吨军需物资,其中 1028 人英勇殉国。面对汪精卫卖国行径,他发出 "敌未出国土前,言和即汉奸" 的 11 字通电,成为主战派重要舆论支撑。1940 年率团慰问国共两党,断言 "中国的希望在延安",展现卓越政治洞察力。陈嘉庚

四、赤子情怀:鞠躬尽瘁的晚年奉献

        新中国成立前夕,陈嘉庚作为华侨首席代表出席开国大典。晚年倾其所有修复扩建厦门大学,甚至将 500 元月薪仅留 15 元生活费。1961 年逝世后,遵照遗愿归葬集美鳌园。毛泽东赞誉其 "华侨旗帜,民族光辉",其雕像至今矗立在厦大群贤楼前,见证着这位 "诚毅" 精神践行者对国家和教育的永恒守望。陈嘉庚

五、精神遗产:超越时代的爱国典范

        陈嘉庚用一生诠释了 "取诸社会,用诸社会" 的财富观。他不仅创建了当时东南亚最大的教育体系,更以 "宁可变卖大厦,也要支持厦大" 的魄力,为现代教育树立典范。陈嘉庚与孙中山

以上就是关于 南洋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!一生奉献,创办厦门大学,支援抗战 文章的全部内容,如果您有关于培训方面的需求或建议,欢迎拨打本基地电话联系我们!

声明: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,无从考证来源,仅用于公益传播,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,谢谢!本文链接:http://www.xmhspx.com/hw/hum/66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1对1专属服务

长按微信号CR15307966019  拷贝微信中粘贴添加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