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,有众多教育家以其卓越的贡献和前瞻的理念,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福州状元岭下的李贻燕就是其中一位。 李贻燕
查看详情 王允皙(1863—1930),字元辩,号又点,又号碧栖;祖籍长乐,出自象洋吴航王氏,其祖父、外祖皆是进士,可谓官宦之后。
于光绪十一年(1885)中举后,王允皙任过瓯宁县(在今建瓯市境内
林靖光(1784—1839),字和人,一字梅甫,福建侯官人,上街六桥林氏,父林钟英,胞弟林朝光,妹夫杨维屏;嘉庆六年(1801年)辛酉科福建乡试中举,嘉庆二十二年(1817年)大挑一等;二十五年任直
查看详情著名侨乡福州滋养了无数名人志士,也诞生了许多漂洋过海、远赴异国他乡置业谋生的一代又一代华侨,爱国爱乡是福州籍侨胞的特质,他们留下的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,值得后人们敬仰
查看详情 凤池林氏出身 世守耕读人家 林绍年(1849-1916),闽县(今福州市区)人,原名资举,字赞虞,号健斋,晚号榆园。
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,林绍年生于酒库衕林宅(今寿山石文化城西门停车
他是闽商和华侨实业家杰出代表,从福州台江走出,驰骋马来西亚槟城商业界,经营进出口贸易业务,发展橡胶林、椰林等种植业,成为当地首富,被誉为“橡胶大王”;他爱国爱乡
查看详情 从小立志 科学救国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出生。由于家庭贫困,侯德榜在乡里学了两年私塾便辍学回家,帮着父母在田间干活。
但他好学不倦。一次,祖父侯昌霖远远望见他趴
福州,西洪路,鸡角弄,两棵荔枝树。川流不息的昼,万家灯火的夜。行色匆匆的人们很少注意到这条横条石铺成的小巷弄,两米宽,二十多米长,似与所有寻常巷弄无异,可它并不是平常之地。
查看详情南昌起义参加者有两万多人,八一起义纪念馆里,二层展厅“群英耀中华”墙上,烫金文字记录着参加南昌起义留下姓名者名录,从最初的290人,到“目前正式收录有1178
查看详情